高精度光學系統,對光學器件加工工藝提出了亞納米-埃級粗糙度的要求。這些超高質量光學器件的需求,不僅推動了光學加工工藝的發展,也將表面粗糙度計量技術的發展推向了極限。
各種加工工藝都有一個共同點——它們以特定的方式,從被加工的表面去除一定數量的材料。在這一工程中,每一種工藝都會留下一個獨特特征,像一個“指紋”(Fingerprint)。不同紋理特征,可以以各種方式影響光學系統的性能,典型的如影響最佳成像質量,或造成光的散射。為了確保加工的器件滿足特定應用的要求,了解和表征各種工藝下,光學表面的紋理特征是至關重要的。
粗糙度數值分析是量化表面紋理最簡單和最常見的方法。但它們只能給出部分信息供參考。不同的加工工藝,在視覺上就已經完全不同的表面,但它們可能有相同的粗糙度數值。
PSD是評估光學表面特征的一個強大工具。不同的加工工藝的“指紋”特征,往往在頻域上更明顯和有意義,簡單的粗糙度數值分析和比較,無法分辨這些特征。PSD 使用傅里葉分析表面紋理在空間頻域上的特征。
圖3-1 研磨工藝表面紋理
使用10X的物鏡,測試以320um大小顆粒,研磨后的光學表面紋理特征。深色區域代表較深的劃痕,交叉紋理的產生是由于研磨板掃過表面,不同的旋轉方向下的劃痕。
在傳統的精密光學制造中,常見有兩種拋光工藝——使用柏油拋光?;蚓郯滨伖饽?。
柏油拋光模通常用于超精密光學,柏油材質非常柔軟,因此不會劃傷光學表面。柏油的粘性也意味著它可以在室溫下緩慢流動,這允許它在塑造被拋光的光學表面形狀的同時,還保持密切的接觸??梢缘玫椒浅9饣?、均勻的表面紋理特征,如圖2-2左熔石英玻璃材質光學表面。
當今很多批量制造的光學器件,都是用聚氨酯拋光模工藝加工的,這種拋光模更穩定,可以在更高的壓力和速度下運行,比柏油拋光模更有效率。然而,聚氨酯不像柏油那樣可以“流動”,所以其工藝“指紋”會留下較多的中頻紋理,不如經典柏油拋光模紋理光滑均勻。
在對應的功率譜密度圖(PSD)上可以清楚的看出,在中頻部分二者的不同。聚氨酯拋光模的中頻分量明顯大于經典柏油拋光模。
圖3-2 柏油拋光模(左)及聚氨酯拋光模(右)表面紋理
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如圖2-3。這是一個由單點金剛石車削過程產生,帶有清晰溝槽結構的光學表面。功率譜密度圖(PSD)清楚顯示該表面溝槽結構的空間頻率. 具備這樣紋理特征的表面,在紅外應用中通常是可以接受的,但在可見光和紫外應用中則會帶來麻煩,因為這一中頻誤差會導致顯著的散射和成像退化。
圖3-3 單點金剛石車削表面